FZ_T 64044-2014 护理垫用机织物

ID

195F245D95474E42973D976DEFA3C8EC

文件大小(MB)

0.51

页数:

10

文件格式:

pdf

日期:

2024-8-17

购买:

购买或下载

文本摘录(文本识别可能有误,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,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):

ICS 59.080.30,W 57,中华人民共和国纺织行业标准,FZ/T 64044—2014,护理垫用机织物,Woven fabrics used for nursing padding,2014-07-09 发布2014-11-01 实施,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,FZ/T 64044—2014,刖 s,本标准按照GB/T 1.1-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,本标准由中国纺织エ业联合会提出,本标准由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(SAC/TC 209)归ロ,本标准起草单位:孚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、纺织エ业科学技术发展中心、纺织エ业标准化研究所,本标准主要起草人:于希萍、周文国、王国建,I,FZ/T 64044—2014,护理垫用机织物,1范围,本标准规定了护理垫用机织物的产品分类和规格、要求、试验方法、检验规则和标志、包装,本标准适用于以纺织纤维为主要原料、可重复使用的护理垫用机织物及其制品,2规范性引用文件,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。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,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,件。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,其最新版本(包括所有的修改单)适用于本文件,GB/T 250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,GB/T 2910(所有部分)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,GB/T 3920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摩擦色牢度,GB/T 3921-2008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皂洗色牢度,GB/T 3922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汗渍色牢度,GB/T 4666纺织品织物长度和幅宽的测定,GB/T 4669纺织品机织物单位长度质量和单位面积质量的测定,GB/T 4802.2纺织品 织物起毛起球性能的测定 第2部分:改型马丁代尔法,GB 5296.4消费品使用说明 第4部分:纺织品和服装,GB/T 5713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水色牢度,GB/T 8628纺织品测定尺寸变化的试验中织物试样和服装的准备、标记及测量,GB/T 8629-2001纺织品试验用家庭洗涤和干燥程序,GB/T 8630纺织品洗涤和干燥后尺寸变化的测定,GB/T 17593(所有部分)纺织品重金属的测定,GB 18401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,GB/T 21655.2纺织品 吸湿速干性的评定 第2部分:动态水分传递法,GB/T 22799毛巾产品吸水性测试方法,FZ/T 01053纺织品纤维含量的标识,3产品分类和规格,3.1 产品分类,3.1.1 按产品类别分为薄膜复合织物和非薄膜复合织物两类,3.1.2 按产品用途分为婴幼儿用和其他用,3.2 产品规格,3.2 .!织物规格以单位面积质量、层数、幅宽表示,3.2 .2 制品规格以尺寸长(cm)X宽(cm)表示,FZ/T 64044—2014,4要求,4.1内在质量,织物和制品的内在质量要求按表!o,表1内在质量要求,制品不考核单位面积质量偏差率,项目要求,甲醛含量/ (mg/kg) <,按GB 18401规定执行,pH,异味,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/(mg/kg),纤维含量偏差率/% 按FZ/T 01053规定执行,单位面积质量偏差率a/% 士5,洗后起泡程度17级 ウ3,起球性能ワ级 ユ3,水洗尺寸变化率/% + 4%^-----7 %,吸水性/s < 10,透水性d 无渗水,速干性/级 > 单向传递指数, 3,染色牢度/级,耐水(变色、沾色),耐汗渍(变色、沾色) 按GB 18401规定执行,耐干摩擦,耐湿摩擦3,耐皂洗(变色、沾色) 3-4,可萃取重,金属含量ワ,(mg/kg),睇30.0,铅0.2,碑0.2,镉0.1,铭1.0,铭(六价) 0.5,钻1.0,铜25.0,银1.0,汞0.02,b洗后外观仅考核薄膜与织物粘合在ー起的薄膜复合织物,c起绒、起毛及毛圈织物不考核起球性能,d透水性仅考核薄膜与织物粘合在ー起的薄膜复合织物,6速干性仅考核具有单向导湿功能产品,f可萃取重金属含量仅考核婴幼儿产品,2,FZ/T 64044—2014,4.2外观质量,4.2.1 制品外观质量,制品的外观质量按表2要求,表2制品外观质量要求,项目要求,规格尺寸偏差率/% 士 3.0,破损、色斑、污渍不允许,线状疵点轻微允许1处/件,条块状疵点轻微允许1处/件,印花不良不影响整体外观,色花、色差/级 ユ3-4,缝纫质量无跳针、浮针、漏针、脱线;偏针不超过0.6 cm/20 cm,注:外观疵点及程度说明参见附录A,4.2.2 织物外观质量,织物合格品的外观质量按表3要求,外观质量检验情况以正面为准。其中,局部性疵点的评分按,表4规定,在疵点限度内计为1分,超过部分另行量计累计评分;宽度超过1 cm的条状疵点以1 cm为,限连续划条计分。1处存在不同疵点时以评分较高的疵点计。距边L5 cm内的疵点按表4减半评分,集中性疵点及连续性疵点每米内最多计4分,表3织物外观质量要求,注1:外观疵点及程度说明参见附录A,注2:局部性疵点每米评分=累计评分/匹长(m),项目要求,同匹4,色差/级同批3-4,与确认样对比3-4,纬斜/% 3.0,格斜、花斜/% 2.5,幅宽偏差率/% + 3.ー 1,散布性疵点轻微,局部性疵点/(分/m),幅宽《150 cm 0.4,幅宽>150 cm 0.5,3,FZ/T 64044—2014,表4局部性疵点限度要求,疵点名称和程度每分疵点限度,经向,疵点,线状,轻微《50.0 cm,明显&8.0 cm,条状,轻微W8.0 cm,明显&0.5 cm,纬向,疵点,线状,轻微《半幅,明显《8.0 cm,条状,轻微《8.0 cm,明显《0.5 cm,稀密路,轻微《半幅,明显……

……